土楼马拉松小说文学网>奇幻玄幻>鲲鹏于飞 > 七十七 与子同袍
    十一月的北方,朔风怒吼,万里冰封。李世民带领着数万军队向北迤逦而行,绵延数公里。将士们精神饱满,铠甲锃亮,战马嘶鸣,旌旗猎猎,枪矛如林。

    看着这雄壮的队伍行进在朝阳下,李世民的心中顿时涌起万千豪情。他不由自主地唱起了《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歌声雄浑婉转,高亢明亮,在风中传扬。

    一会儿,不是秦王李世民一个人在唱,李靖、秦琼、程咬金、李世勣等人也一同唱和。李靖和秦琼他们还边唱边以刀剑相击打出节拍,大家充满豪情,歌声雄壮嘹亮,将士们的心为之振奋,大家欢声鼓舞,群情激昂。

    此时的李世民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气势。因为今次出兵,不同以往,他不仅要取胜,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储君。他即将能实现他一生追求的君临天下的梦想,此时他如何不感到兴奋!

    当年他父皇封李建成为太子的时候,他一度觉得郁闷,失望。自己从太原起兵以来,历大小多少战阵,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为大唐的建立立下多少汗马功劳?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不管他怎么努力,也很难有做储君的机会。正在他对这种梦想感觉绝望的时候,父皇却偏偏向他抛来了绣球,当面向他许诺,他怎能不开心!他觉得压在他心头的那朵乌云即将消散,自己的宏图大业才刚刚开始!看着自己手下这些追随自己的战将,看着这绵延数公里的雄壮的军队,他怎会不生豪迈之气,大有“扫荡六合,气吞山河”之慨。所以他想高歌,他想抒发胸中的豪气!

    李世民勒马北望,但见前面山峦起伏,气势如虹。可此时这些巍峨挺拔的山峦在他的眼中却好似一个个小小的土丘泥丸而已。刘武周、宋金刚之流也不过如薛仁杲之流一样,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螳臂当车,只是为了帮他铺就成功的台阶罢了!

    想到此,李世民顿觉豪情万丈,猛地用双腿一夹胯下的宝马飒露紫。那马人立而起,“咴咴”嘶鸣,然后撒开四蹄,如一片紫色的云朵,向前飞跃而去。

    此时行进在北伐队伍中的李靖,同样也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看着眼前的一景一物都恍然如在昨天。想起两年前自己与红拂女两个人从山西马邑匆忙南下。一路上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到今天经历那么多的变故,每一天的经历仿佛都历历在目。

    李靖此时此刻触景生情,不禁又想到了在家中的红拂女,不知红拂女对自己此次重征山西作何感想,会不会也像自己一样心潮澎湃。

    “我的两个孩子,你们在哪?为父再一次踏上三晋大地,希望天可怜见,能让我们父子重逢!”此时李靖是更想到了自己两个失散的孩子。不知他们身在何处,现在是否一切都好?

    想到两个孩子,泪水禁不住湿润了李靖的眼眶。现在两个孩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怎么叫他不牵挂?特别是这段时间里李靖一直比较自责,因为自己的原因致使两个孩子失散,所以他的内心也更感到深深的内疚。

    思想到此,出征前夕红拂女含泪送他的一幕又浮现在他的眼前。红拂女把新做的黑红大氅捧到李靖的面前,笑着对李靖说道:“靖哥哥,这是我为你重新做的一件战袍。为妻身为女流,不能与你一同出征,深为遗憾。这件战袍你穿在身上,就像为妻在你身旁一样。此次出征,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红拂女说到此,突然眼泪流了下来,有些哽咽地说道:“靖哥哥,山西战火纷飞,不知我们那两个苦命的孩子现在流落何方。靖哥哥一定要留神打听他们的下落。若老天有眼,天可怜见,希望能找到我那两个苦命的孩子。”

    李靖看得出来,红拂女为了不让自己担心,一直是在强忍着自己思子的情绪。李靖也强忍着自己的泪水,温言安慰着红拂女。其实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难受呢!

    李靖怕将士们看见他偷偷流泪,赶紧抹了抹眼泪,重新打起精神。军中的歌声感染着他,将士们的士气鼓舞着他。此次随李世民大军出征,定要奋力剿灭刘武周、宋金刚为自己争取功名,以慰红拂女追随自己,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也希望李伯和两个孩子正在某一个地方等着与他相见。

    李伯、德骞和德奖,你们现在在哪?不管有多少艰难,我也一定要找到他们!

    此时军中战歌嘹亮,慷慨激昂。李靖逐渐抛开私念,与大家融在一起。他和大家一起高唱,一起欢呼!“……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三军同歌,数万人应和,此时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何等的壮志凌云!李靖的胸中豪气顿生,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将从这里重新有了新的起点。

    每一个英雄豪杰在这战旗猎猎,马声嘶嘶的队伍中都会生出无限的豪情!

    李世民带领军队,乘冰冻坚硬,出其不意地从龙门迅速渡过黄河。然后将队伍驻扎在柏壁,与南下的宋金刚大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刚渡过黄河进入三晋大地,李世民和李靖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年前李世民在太原起兵的时候,那时候的三晋大地在他们的治理下是人安居民乐业。鸡鸣于野,户户炊烟,一派升平景象。虽然也时有叛军滋扰,但是在李渊的围剿下,基本上保得三晋大地免受战争的侵扰。可如今是田地荒芜,四野破败。村村只剩断壁残垣,户户是了无人烟,到处是只见新旧坟头不见人家。

    李世民见此,不禁痛心不已。三晋大地的百姓在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劫掠下,生活过的是何等艰难!他也不禁在心中痛骂齐王李元吉,自己和父皇起兵走的时候留给他的是多么好的一份家业,如今都被他给败光了。现在要重新收拾旧山河的话,要用多少士兵的鲜血去交换啊!

    三晋大地先天就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东有太行山,南有黄河等天然屏障。历史上少受战火的摧残,所以经济发展较好。当地富豪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往往会修建一些城堡以抵挡盗匪。这些城堡相当坚固,粮水充足,易守难攻,一般的土匪流寇往往很难攻下来。

    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县遭宋金刚劫掠后,人们惧怕侵扰,纷纷逃进大山里或聚居在城堡中。(笔者注:如今你若是到山西著名景区“皇城相府”去参观的话,还能看到古代城堡的遗迹。那个城堡虽然修的年代不长,但可以看出古代三晋百姓是如何抵御贼寇的。)唐朝大军刚驻扎下来,李世民便发布公告晓谕百姓,历数刘武周、宋金刚之流的罪恶,述说王师到来,保境安民。百姓听说秦王李世民率王师前来,无不欣喜,担壶提浆前来归顺。由近及远,附近被刘武周威逼而降的州县也纷纷易帜,重新归顺大唐。即使远处的州县一时不能重新归顺,对刘武周、宋金刚的定杨军也是阳奉阴违,暗地里支持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