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马拉松小说文学网>奇幻玄幻>鲲鹏于飞 > 一八七 泣血之托
    东突厥大军退去之后,李世民刚回到城内,即有内侍递上一张纸条。李世民翻开一看,见是太上皇写的。

    自从李渊逊位,当上太上皇以后,整天呆在太极宫中,不与李世民说话见面。连李世民每日早晚前去请安,李渊都爱理不睬的。李世民见太上皇如此,知道他对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暂时还不能释怀,只能随他。今天太上皇突然递来字条,让他颇感诧异。

    李世民展开字条,只见太上皇纸上言道:

    “想当初,太上皇我在晋阳起兵之时,兵微将弱,才不得已与东突厥订立和约。没想到十年一个轮回轮到你做皇帝了,对东突厥却依然如此卑躬屈膝,还与东突厥订立这样屈辱的盟约。我虽不是皇帝,却也深以为耻!”

    李世民看了字条,苦笑了一下。他现在也开始明白做皇帝的难处了。以前当秦王的时候,他可以纵马驰枪,冲锋陷阵,快意恩仇。那时他只需要考虑怎么打胜仗就行了。若是以往,他肯定是向父皇请缨出战,力拒强敌!但今天,他不能这样做了。作为大唐皇帝,一国之君,他必须从军、政、财各方面去全盘考虑。从目前综合各种形势的情况来看,他也只能选择委曲求全。

    李世民觉得太上皇这不仅是怨恨自己,也是在嘲讽自己。但不管太上皇说什么,他现在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他知道不仅是太上皇不理解自己,朝中肯定也有不少大臣不理解自己现在的做法。

    李世民命内侍准备笔砚,就在龙案上提笔给太上皇写回信。

    现在父子之间只能靠书信来沟通,令李世民的心中不觉又多了一份苦涩。

    “启禀太上皇:儿皇之所以不战,并不是儿皇惧战也。从前儿皇面对数倍于我的敌军都能任意驰骋,区区突厥大军又何足道哉!只是因为儿皇刚刚即位,政局不稳,百姓未富,是以只能暂且对突厥采取隐忍的政策。与东突厥一旦开战,所损甚多,大唐与突厥的仇怨也必然加深。经此一战后,突厥必然会积极整顿军备,则儿皇欲灭突厥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当初大汉王朝也曾被迫与匈奴和亲,以换取宝贵的发展时间。所以暂时示弱也并不是什么耻辱之事,只是一时的策略使然也!儿皇此次故意向其示弱,多致金帛,就是为了韬光养晦,谋求大唐的发展。突厥见我大唐软弱,定会志意骄惰,荒废武功。我大唐正好趁此机会养精蓄锐,然后一举可灭之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同时李世民还向李渊保证,不出数年,一定会剿灭东突厥,誓报此仇。

    李世民还把信晓喻众臣,号召君臣一心,励精图治,振兴大唐。

    渭水之盟以后,李世民便立即召李靖还朝,商议对付东突厥的战略方针。李靖把防务交待给李世勣,自己带着苏定方回朝。

    这一日,两人正骑马走在山路上,忽见前方空中秃鹫和乌鸦遮天蔽日,盘旋不止。

    “老师,学生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奇怪,苏定方更是好奇,便纵马前去观看。

    不一会儿,李靖看见苏定方两眼通红,满脸悲痛之情跑了回来。

    李靖纳闷,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忙问苏定方道:“定方,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子呢?”

    苏定方还没说话,眼泪就“啪簌啪簌”地流了下来。他哽咽着对李靖说道:

    “老师,弟子没法说,您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说完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伏在马上号啕大哭!

    李靖猜不透到底是什么事触动了苏定方,使平时特别坚强的他能如此号啕大哭。他一脸狐疑,亲自前去察看。

    原来秃鹫和乌鸦盘旋的下面,是一处山崖。山崖陡峭直立,如刀削一般。空中的秃鹫和乌鸦不时地向悬崖下面俯冲。

    李靖下马站在悬崖边,立时被崖下的景象给惊呆了——只见山崖下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人的尸体,横七竖八,死相极惨。一股恶臭从崖下顺着上升气流被冲上来,让人忍不住恶心地想吐。

    原来这些秃鹫和乌鸦在些盘旋,就是为了争食崖下的死尸!

    李靖注目观看,好像崖下还有几个人正在搬运尸体。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地方会有这么多的尸体,也不知道刚才苏定方来看了以后为何会大哭,他决定到崖下去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